一、研究背景與原理
Al 摻雜氧化鋅(AZO, Al-doped ZnO)是一種典型的 透明導電氧化物(TCO),兼具高透光率與良好導電性,被廣泛應用于 太陽能電池、顯示器電極、觸控屏、光電子器件、傳感器 等領域。與傳統的 ITO 相比,AZO 原料豐富、環境友好、價格低廉,是當前新型透明導電薄膜的重要替代方案。
在 AZO 薄膜制備中,氧空位、摻雜比例及結晶質量 是影響電學與光學性能的關鍵因素。傳統熱氧化或氧氣等離子體氧化的氧化能力有限,常導致 Zn 未完全氧化、碳殘留較高或氧空位過多,從而引起 導電率與透光率難以平衡。
為此,引入高氧化能力的臭氧(O?)作為氧化源,能夠在更低溫度下提供更強反應活性,使薄膜形成過程可控性顯著提高。
二、臭氧在 AZO 生長中的化學與物理作用
臭氧的氧化電位(2.07 V)高于氧氣(1.23 V),能在較低溫下快速分解生成原子氧(O?),對金屬有機前驅體(如 DEZ, TMA 等)的反應極為徹底。其關鍵作用包括:
完全氧化作用
臭氧能將 DEZ(Zn 前驅體)及 Al 前驅體中的有機配體完全氧化,減少碳殘留,使薄膜純凈度提高。
缺陷控制與氧空位調節
低濃度臭氧 → 適量氧空位,載流子濃度較高,導電性強。
高濃度臭氧 → 氧空位減少,透光率提升,電阻率升高。
通過精確控制臭氧濃度與脈沖時間,可實現 電導率—透光率的可調平衡。
結晶與界面優化
臭氧在低溫下即可促進晶粒生長,改善薄膜致密度與界面平整度;同時減少雜質擴散與界面層缺陷。
低溫工藝實現
臭氧可顯著降低所需反應溫度(例如從 300 °C 降至 150 °C 以下),適用于柔性電子或熱敏基底。

三、主要沉積方法及工藝流程
臭氧常用于 AZO 的 原子層沉積(ALD)、脈沖激光沉積(PLD)、分子束外延(MBE) 等高精度方法中。以下以 ALD 工藝為例說明。
| 步驟 | 過程描述 | 典型參數范圍 |
|---|---|---|
| 1 | 基底預處理:清洗、UV-臭氧或等離子處理以增強成核 | 10–15 min UV-O? |
| 2 | Zn 前驅體脈沖(DEZ) | 0.05–0.3 s |
| 3 | 惰性氣體吹掃(N? 或 Ar) | 3–10 s |
| 4 | 臭氧脈沖(氧化步驟) | 0.1–2 s,濃度 1-200mg/L |
| 5 | 吹掃以清除副產物 | 3–10 s |
| 6 | 每 N(一般 10~20)個 Zn 循環插入 1 次 Al 前驅體脈沖(TMA),形成 Al 摻雜層 | N=10~30 |
| 7 | 重復上述循環至目標厚度(50–500 nm) | 根據需求設定 |
溫度范圍:100–200 °C
工作壓力:0.1–1 Torr
臭氧源:高純 O? 通過臭氧發生器(典型產率 1–15 wt%)
PLD:在 10?2–10?1 Torr 的 O?/O? 混合氣氛中生長。O? 促進氧化完全性與成膜均勻性。
MBE:使用臭氧或原子氧為活性氧源,在低壓(10??–10?? Torr)下沉積。O? 分解提供高活性氧,改善晶體質量與界面控制。
四、臭氧使用要求與優化參數
| 項目 | 建議參數 | 說明 |
|---|---|---|
| 臭氧濃度 | 1-200mg/L | 濃度過高易造成表面氧化過度,需平衡導電性 |
| 曝露時間 | 0.1–2 s / cycle | 過短導致氧化不完全,過長影響速率 |
| 基底溫度 | 100–200 °C | 低溫下可維持高質量氧化反應 |
| 流量與壓力 | 50–200 sccm,0.1–1 Torr | 需與反應室體積匹配 |
| 安全處理 | 尾氣催化分解或熱裂解 | 防止臭氧泄漏腐蝕設備 |
五、實驗流程實例(ALD 模式)
設定反應溫度 150 °C,腔體抽真空。
通入氮氣穩定流場(N? 100 sccm)。
進行 10 個 Zn-O? 循環:
DEZ 0.1 s → 吹掃 5 s → O? 0.5 s → 吹掃 5 s
插入 1 個 Al 摻雜循環:
TMA 0.1 s → 吹掃 5 s → O? 0.5 s → 吹掃 5 s
重復 20 次(即 200 Zn 周期 + 20 Al 周期)
結束后冷卻并取樣,進行 XRD、XPS、Hall 測試。
此條件下典型 AZO 膜厚約 100 nm,透光率可達 90%,電阻率約 (1–5)×10?? Ω·cm。
六、應用前景與發展方向
臭氧輔助 AZO 生長技術兼具低溫、可控、環保等優點,可廣泛應用于:
柔性 OLED 與 Micro-LED 電極層
太陽能電池窗口層
低溫封裝透明導電涂層
氣體/光敏傳感器基膜
未來方向包括:
臭氧脈沖量化與原子級氧化機理研究;
與 H?O、O? 等混合氧化源的復合策略;
高通量沉積系統中臭氧劑量的自動閉環控制。
七、安全與環境要求
臭氧為強氧化劑,應在密閉系統中使用,尾氣經 MnO? 催化分解。
實驗室應配置臭氧檢測報警系統,保持通風。
與金屬管路、橡膠件接觸部位需選用臭氧耐腐蝕材料(PTFE、316L 不銹鋼等)。
八、結論
臭氧在 AZO 薄膜的可控生長中具有核心作用。
通過調節臭氧濃度、脈沖時間與基底溫度,可精確控制氧化過程與摻雜均勻性,實現對 光電性能、膜致密度及晶體結構的原子級調控。
該方法兼容多種半導體制備技術(ALD/MBE/PLD),是推動高性能透明電子器件與柔性電子發展的關鍵技術路徑。